导航

NAVIGATOR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赋能“心”成长 青春向未来——外国语学院开展第十九届“5.25心理健康活动月”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27作者:白雨卉

为进一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积极引导广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根据我校学生工作计划,外国语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和我院学生现实心理需求,于2025415日至2025525日期间,持续开展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实用技能,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及劳动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以积极心态面对学业、人际和未来挑战,深度探索自我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强健体魄和阳光心态迎接未来挑战。

外国语学院一院一品活动——第二届“用心拼搭,暖心相伴”趣味积木拼搭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九届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要求,深化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营造校园良好心理教育氛围,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影响,更好地提升全体学生心理调适能力。520日,由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外国语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的赋能成长青春向未来——第十九届5.25心理健康活动月暨第二届用心拼搭,暖心相伴趣味积木拼搭活动于南区一号楼616顺利开展。活动旨在帮助学生释放学业压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挫折,感受团体活动的温馨时光。

积木的主要功能包括培养创造力、锻炼动手能力、促进社交合作能力等,其零件形状多样,拼接方式千变万化,富含无限的创意可能。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负责分发积木材料,并指导学生们依照说明书的指示,运用创新思维,构思并搭建积木作品。每位学生都独立完成积木作品,展现个人心理成长的关键节点与感悟。通过参与此次活动,学生们不仅获得了无尽的乐趣,更在实践中显著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本次活动以积木作为沟通的桥梁,不仅使学生们体验到积木拼接的非凡魅力,还促进了他们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洞察,在创作过程中获得新的启迪。外国语学院借助本次趣味积木拼搭活动作为平台,以学生的欢声笑语作为沟通的纽带,构筑了一座心灵交流的桥梁。

外国语学院“赋能‘心’成长、青春向未来”主题班会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和关注,助力学生掌握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策略,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进一步推动外国语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持续优化,外国语学院于2025年4月15日至25日期间,有序组织各年级、各班级开展以“赋能‘心’成长、青春向未来”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探索解决心理困扰的有效途径,为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品质奠定坚实基础。

在本次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会上,班级心理委员运用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多种方式,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系统地讲解了应对心理危机的技能和方法。班会伊始,心理委员首先阐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后通过现场示范“一分钟深呼吸法”“积极自我对话”等实用技能,带领同学们亲身体验心理调适的过程。此外,部分班级班会还重点介绍了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的预约方式,强调“求助是自我关怀的第一步”,鼓励学生们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求专业帮助。尽管时间有限,但班会成功传递了“赋能‘心’成长、青春向未来”的核心理念,本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不仅帮助同学们掌握了实用的心理调适技能,更营造了关注心理健康、互帮互助的良好班级氛围。


“赋能‘心’成长、青春向未来”系列团体辅导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外国语学院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增强心理韧性,帮助学生们提高缓解压力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处理压力,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外国语学院召开了一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旨在让学生们在互动中提升心理健康素养,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一、“心灵传球,接力共鸣”心理传球接力团体心理辅导

为进一步深化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缓解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外国语学院于5月12日举办了以“心灵传球,接力共鸣”为主题的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此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负责老师白雨卉主持,2024级学生参与。本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旨在帮助外院学子在趣味互动中锻炼自我、提升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

活动开始前,白雨卉向学生们详细讲解了活动规则,强调团队协作在压力疏解与情绪调节中的重要性。随后,学生们随机分成若干小组,需在限定时间内通过默契配合完成“障碍传球”“接力传球”等多元任务,过程中球若落地需重新开始。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各小组迅速制定策略,成员间或低声沟通传球节奏,或伸手示意队友调整站位,在紧张有序的配合中寻找最佳路径。

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释放压力的平台,更通过沉浸式团队体验,让大家直观感受到沟通与协作的价值。展望未来,外国语学院将持续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作为媒介,进一步加强心理教育品牌建设,帮助学生在充满挑战的学习生活中巩固心理防线,以更加充实的精神状态迎接成长道路上的每一次“传球”与“接力”。

二、“减压赋能,职途启航”2025届毕业生团体心理辅导

为进一步加强对外国语学院2025届毕业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升毕业生的心理调适能力,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强社会适应力,4月18日,外国语学院开展以“减压赋能,职途启航”为主题的2025届毕业生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本次活动由2024届毕业生辅导员丁鑫博主持,部分2025届毕业生参与。

  丁鑫博在指导毕业生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各类就业问题,明确指出“适应困难”“职业迷茫”“心理焦虑”“情感孤独”等问题是毕业生现在普遍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丁鑫博进一步引领大家开展案例研讨,通过深入剖析,向毕业生们提供了应对这些情绪挑战的有效策略:首先,要积极拥抱变化,主动出击;其次,学习并掌握情绪管理的三个关键步骤;最后,在面对巨大压力时,务必做好自我关怀。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在思维碰撞中凝聚起直面挑战的共识,深刻领悟到“生存技能不仅限于专业知识,持续学习的热情与拥抱未知的勇气才是人生底色”。

三、“考研or就业”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

为加强外国语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涯规划理念,树立科学的就业观,4月25日,外国语学院以学生“生涯规划”为主线,面向大三部分学生群体开展“考研or就业”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活动,为学生们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了方向指引。本次活动由学院2022级辅导员贾昊鹏主持,2022级学生代表参加。

贾昊鹏首先对考研与就业的抉择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大三学生对未来规划进行深入反思,通过对比分析考研与就业的不同优势与挑战,使学生们对这两个选项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就业领域,贾昊鹏针对学生们的专业背景,详细剖析了可能遭遇的难题及应对策略,助力学生们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贾昊鹏强调,在面对考研与就业的选择时,出现焦虑和不安情绪是普遍现象,学生要培养接受不确定性的能力、将宏伟目标细化为具体可行的小目标,也应学会正确归因,给予自己积极的反馈。

此次讲座与学生们的生涯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一次心灵的启迪。通过本次讲座,外院学子将在心理和行动上都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尽早规划,踏实行动,开启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本次系列团体心理辅导不仅为外院学子提供了情绪疏导的“减压舱”,更通过沉浸式体验与深度对话,为其注入应对未来的心理动能。展望未来,外国语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通过多元举措助力学子以积极心态迈向人生新征程。

外国语学院开展心理委员培训

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提升班级心理委员的专业素养,有效提高缓解心理压力及自我关怀的能力,外国语学院于4月28日—4月29日开展以“赋能‘心’成长、青春向未来”为主题的心理委员培训活动。此次培训聚焦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角色定位及自我成长,由外国语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负责老师白雨卉讲授,外国语学院全体心理委员参加培训。通过强化角色身份认知、朋辈心理疏导等技能,打造一支扎根基层、服务学生的心理健康朋辈支持队伍。

白雨卉就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讲解,同时围绕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守则、工作内容、个人成长等四方面展开培训,强调了心理委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体系中的重要性,通过开展朋辈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状况摸排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做好学生的倾听者、支持者及心理危机的发现者。

  针对有效缓解心理压力的问题,白雨卉提出了一系列自我关怀的核心策略。这些策略涵盖了保证充足睡眠、撰写情绪日志、实施情绪管理、安排休闲时段、进行身心放松等多个方面。此外,白雨卉还分享了一组实用的压力管理技巧,包括四象限任务分类法、消极思维转化等。这些技巧不仅有助于心理委员在面对压力时保持冷静与客观,而且能够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增强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通过培训,心理委员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如何有效履行心理委员的职责也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

班级心理委员作为心理健康防护网络的“前线力量”,其专业能力和自我关怀意识备受关注。外国语学院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朋辈互助体系建设,助力心理委员实现“助人自助”。通过系统性培训,他们不仅成为学生心灵的“哨兵”,更在助人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接下来,外国语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将继续开展系列培训,持续助力心理委员素质能力提升和专业成长。

外国语学院开展心理海报设计活动

为进一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心理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引导广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外国语学院开展了心理海报设计活动,本次活动共征集心理海报约15张。在此次活动中,学生们借助丰富的色彩和独到的视角,不仅学习了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还融入了个人经历与感悟,使每一件作品都洋溢着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展望未来,外国语学院将继续致力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创新,持续深化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心理育人体系,为学生们的未来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外国语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将不断拓宽思路,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水平,打造亮点,更好地发挥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主体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加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为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心理健康主题宣讲活动

为迎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素质,5月18日,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在南区一号楼536进行心理健康主题宣讲活动。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第二家园”,这里的每一位学生都可能面临不同的心理挑战,当这些情绪长期积压,不仅影响个人生活质量,更可能引发或大或小的矛盾。志愿者从心理健康理论、实用的心灵指南,即识别心理健康的“危险信号”、实用心理调节技巧、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等方面切入,通过案例分析、互动交流,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高效实用的调节方法。

此次宣讲活动使台下学生学习到更高效的心理调节方法,了解了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下一步,外国语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及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将持续开展有关心理健康的各类宣讲活动,致力成为师生信赖的“心灵避风港”,让每位成员都成为彼此守护的力量。

外国语学院发布心理健康小贴士

“心理健康活动日”是围绕心理健康开展的主题活动日,旨在提升公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普及心理知识,促进心理成长。外国语学院于5月25日在“哈理工外国语学院”公众号内发布心理健康知识,其中包括心理健康的核心及科学自我关爱的三大维度。此次活动进一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心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外国语学院开展“把阳光画进呼吸里——石膏花填色”心理游园会活动

  为迎接“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响应学校“赋能心成长,青春向未来”心理游园会要求,外国语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于5月25日在西区体育场开展“把阳光画进呼吸里——石膏花填色”活动。

活动现场,外国语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老师白雨卉详细为大家介绍了石膏花填色活动的内容及注意事项,学生们发挥自己的创意,专注细致地涂抹着颜料,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探索配色方案,涂出自己独特的石膏花图案。在色彩与想象中释放情绪、放松心情,感受心灵的疗愈与美好。

本次石膏花涂色活动使学生在画笔与色彩中释放压力,探索非语言情绪表达的方式,用色彩勾勒内心的真实模样。未来,外国语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引导学生在人生的画布上继续勾勒属于自己的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