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全方位促进学院师生在学术发表领域的专业成长,5月15日,外国语学院以一场高规格学术盛宴点亮知识殿堂,邀请欧洲科学院院士、澳门大学翻译学领域杰出学者李德凤教授,围绕《走向全球学术对话: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的国际期刊发表实践》主题开展专题讲座。学院相关教师及研究生踊跃参与,英语系党支部书记张春烨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李德凤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将学术研究比作一场充满挑战与惊喜的探索之旅,深入浅出地剖析学术研究从创意构思到成果发表的全过程。在构建研究计划环节,他强调“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指导师生如何从学术前沿与社会需求中精准锚定研究方向;针对设计科学的研究问题,李教授通过列举多个翻译学领域的经典案例,传授“层层递进、抽丝剥茧”的问题挖掘技巧。在引言部分,他指出要以“引人入胜的叙事手法”快速抓住读者眼球,清晰阐述研究的必要性与创新性;谈及文献综述,李教授着重强调批判性分析的重要性,提醒师生避免简单罗列文献,而要站在学术发展脉络的高度,辩证地评价前人研究的贡献与不足;对于理论框架的搭建,他以翻译学中的功能对等理论为例,详细讲解如何将抽象理论与具体研究有机结合;在研究方法、结果呈现及讨论环节,李教授通过大量实际论文片段的对比分析,深入阐释了研究设计的合理性论证要点、数据呈现的规范性准则,以及讨论部分如何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度解读。讲座过程中,李教授不时穿插与师生的互动问答,现场氛围热烈而活跃,一个个困惑在思维的碰撞中迎刃而解。
今后,外国语学院将继续致力于提升师生的学术水平,邀请更多国内外知名学者与师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为学院的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主讲人简介:
李德凤,欧洲科学院院士、澳门大学翻译学特聘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人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市“巴渝学者”、湖南省芙蓉学者、河南省讲座教授、郑州大学学科讲座教授。世界翻译教育联盟理事长、国际翻译传译认知研究联盟(IATIC)理事长、国际译联亚洲中心委员会委员(FITASIA)、欧洲翻译学会出版委员会顾问、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料库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先后担任英国伦敦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及翻译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硕士课程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星涛湾’讲习教授(客座),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及翻译学讲座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讲座教授等。此外还先后担任亚太电脑辅助语言学习协会副会长、国际翻译与语言研究学会翻译教学委员会委员、全国MTI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等职。现接受国际著名学术出版社斯伯林格出版集团邀请,主编《译学前沿》(NewFrontiers in Translation Studies)系列丛书。
李德凤教授
讲座现场
参加讲座部分师生与李德凤教授合影